埃及出土兩具距今超過2500年的「金舌」遺骸
新華社 - 06/12/2021
埃及旅遊和文物部5日發表聲明說,來自西班牙的考古團隊在埃及明亞省拜赫奈薩考古區發現兩座距今超過2500年的墓葬,並出土兩具口含「金舌」的人類遺骸。…
「我的城市」:是時候走另一步了
澳門平台 - 26/11/2021
舉辦15年之久的「我的城市」創意節即將改變活動形式,目的是讓這個文化藝術活動以新的形式、項目和活動地點呈現。但是,創意節的核心宗旨不變—助力澳門成為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重要橋樑。…
本地建築師因竹造建築獲獎
澳門平台 - 19/11/2021
建築師蘇約翰(João Ó)和孟麗泰(Rita Machado)榮獲美國建築大師獎。他們以作品《尋聲》(Chasing Sounds)獲得「景觀建築—裝置與結構獎」(Landscape Architecture - Installations & structures)。兩位向《 澳門平台》解釋,這個以竹枝設計構造建築,是用以致敬和傳承澳門和中國的傳統工藝。…
澳門文化局線上參與2021年海絲申遺城市聯盟聯席會議
澳門平台 - 17/11/2021
2021年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聯席線上會議日前(11月12日)召開,來自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的領導和專家,廣東、浙江、上海等9省(直轄市、自治區)和香港、澳門、廣州、寧波、南京等28個海絲保護和申遺城市聯盟成員代表於線上對話交流。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由文化局代表文化遺產廳廳長蔡健龍、研究及計劃處處長蘇建明線上參與會議。…
「在香港土生葡人中,支持薩拉查的民族主義勢力壯大 」
澳門平台 - 12/11/2021
「僑居香港的澳門土生葡人:跨帝國漂流的一個世紀」(The Macanese Diaspora in British Hong Kong:A Century of Transimperial Drifting)由陳家怡(Catherine S. Chan)所著。這位歷史學家、布里斯托爾大學博士、澳門大學助理教授,探討澳門土生葡人社群向前英國殖民地遷徙的浪潮。這項研究令她意識到,土生葡人社群身份認同的異質性,最終產生社群分歧,甚至是隔閡。亦由於社群分別接觸英國或葡萄牙文化,導致出現不同的群體。陳家怡最近在葡文書局出版了這一本書,她向《澳門平台》表示,想繼續研究定居香港的澳門土生葡人,現在她專注於那些曾經支持薩拉查獨裁統治的人。…
澳門理工學院發佈「中葡同傳通」產品助力橫琴粵澳深合區建設
澳門平台 - 10/11/2021
為配合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服務平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及橫琴粵澳深合區,澳門理工學院機器翻譯暨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開發的「中葡同傳通 2.0」於11月9日下午在澳門理工學院正式發佈。「中葡同傳通 2.0」是配合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打造的行業領先中葡語音識別和同傳系統,新產品在語音識別和機器翻譯準確度全面提升的同時,還帶來更豐富的實用功能和人機交互體驗,以配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提出加大科技研發,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產業,歡迎政府部門及各行業機構使用。…
法國歸還貝寧26件歷史文物
新華社 - 11/11/2021
載有26件珍貴歷史文物的飛機當地時間10日下午3時降落在貝寧科托努機場,數百名當地居民聚集在那裡載歌載舞,慶祝這批國寶在近130年後回到祖國。…
中葡文化藝術節一帶一路講座探索非洲及巴西文學魅力
澳門平台 - 09/11/2021
為加深市民對「一帶一路」文化內涵的認識,文化局與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攜手舉辦「桑巴與舞──一帶一路文化系列講座」,系列講座合共兩場,將於2021年11月在澳門文化中心會議室舉行。講座為第三屆「相約澳門──中葡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之一,歡迎有興趣人士報名參加。…
山東濰坊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稱號
新華社 - 09/11/2021
據山東省濰坊市政府表示,濰坊市成功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並被授予「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