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以社區為本,設計未來

以社區為本,設計未來

建築師蘇偉圖(Nuno Soares)為澳門黑沙海灘設計的「潮汐公園」(Park of Tides)項目榮獲2024年倫敦設計獎銀獎。雖然該方案未被政府選用,但是次獲獎再令澳門走向國際建築舞台

羅嘉華 Carol Law

在獲獎方案中,蘇偉圖(Nuno Soares)設計了一條無障礙的步行徑連接海灘兩端,同時融入休閒設施。這個名為「潮汐公園(Park of Tides)」的方案為蘇偉圖贏得2024年倫敦設計獎銀獎。雖然能獲得國際肯定,但該方案設計未有獲市政署採納。

對於建築,蘇偉圖認為,「我們每一個新項目都應該為未來貢獻價值」。他先後於2023年憑澳門主教座堂照明設計項目獲得馬德里建築獎室內照明設計類提名獎,以及2024年藉台山區公廁的設計項目,榮獲第六屆日本國際先鋒設計獎的「綠色建築先鋒獎」。

這次獲獎的「潮汐公園」延續了他打造具包容性與環境永續公共空間的願景。設計特色在於運用天然建材,並設有無障礙通道,保留了沙灘的自然地貌。蘇偉圖形容這是一條「充滿動感的步行徑」,指出步行徑隨着地勢展開。「我們從地面開始,並以木製升降機帶領行人抵達更高的位置,這讓我們以一種很有趣的方式探索這個地方。」

步行徑設計以共融為核心,確保所有人都能無障礙通行,包括行動不便人士。蘇偉圖向《澳門平台》介紹,一直延伸的木棧道配合升降機,讓每個人都能以自己的步調享受行走在步行徑的樂趣,「遊人毋需走完全程後再折返」。步道可劃分為休閒、探索、自然三個區域,各具功能定位。「我們希望在減少影響環境的前提下,盡量豐富體驗,所用的建材幾乎沒有改變地貌。」

蘇偉圖(Nuno Soares)為澳門黑沙海灘設計的「潮汐公園」

建立城市的文化力量

蘇偉圖視獲獎為激發大眾討論設計品質與公共空間的契機。「獲獎的最大好處是人們會討論,讓作品有第二次生命。」他表示:「我的目標是提升大眾對項目質素的要求,因為澳門其實可以做出十分出色的作品。」對他而言,獎項不只是認可的一種,還可鼓勵公眾對生活空間有更多想像、有更高要求,並逐漸凝聚討論。

另外,透過參與國際比賽,蘇偉圖與其團隊不僅實驗新的構想,更在國際舞台上推廣澳門。「我們想向世界展示,澳門是一個能創造出有趣和獨特項目的地方。」他指出:「國際上鮮少提及和談論澳門,我們正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又認為,當局若公開在招標獲選的方案是好事,又相信該方案會適時公開。

優先考慮長遠品質

缺乏的不是建築、道路或公共交通,我們真正缺乏的是打造支持生活質素的基礎建設。

隨着澳門推進填海新城的建設,蘇偉圖認為,應優先考慮長遠品質而非速度。「每個新項目都應進行招標並追求卓越的品質。」他強調,城市規劃的真正效果取決於最終建成的結果:「真正重要的是每一棟建築的質量,那才是規劃得以實現的方式。」

他支持設計與施工分開招標,強調設計品質與施工成本應該分開獨立評估。他指,雖然設計施工聯合招標的模式「因能節省幾個月的程序時間」而時常被採用,但或會令設計受到影響。「我們應從追求極速轉為追求品質。速度重要,成本重要,但品質更加重要」,否則「我們可能會為下一代埋下問題的種子」。

回顧過去,蘇偉圖認為澳門曾經歷難以兼顧品質的快速擴張期。他相信那段時期已經過去,如今的首要任務是打造一個更可持續、有意思的城市,提升生活品質。「在那段時間過後,我們進入一個需要重整城市的階段。」

「我們缺乏的不是建築、道路或公共交通,我們真正缺乏的是打造支持生活質素的基礎建設。」蘇偉圖以新加坡為例:「當地多元的綠化空間,讓居民能進行日常的活動、運動和休憩。」他又指,很多澳門居民現在會前往橫琴親近大自然。「這很好,橫琴很近,但澳門亦應有這樣的地方。我們應可以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裡,實現我們對生活品質的夢想與渴望,而不僅是在其他地方。」

服務社區的建築

對蘇偉圖而言,每個項目都是豐富城市建築與文化遺產的機會。「澳門是每一代人的故事的集合體」,他說,「我們未來的每個項目都應該是對未來的貢獻」。

這位建築師對澳門未來的想像,是一座更加可持續、更具包容性且更具前瞻性的城市。「澳門不應只是一個博彩或經商之地,更應是一個讓人享受生活的城市。」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