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讓美食透過永續發展增值

讓美食透過永續發展增值

保證本地餐廳出品的高質可靠,既可減少浪費食物,又能降低旅遊業對環境的影響,與此同時亦為旅客提供更具吸引力和永續發展的旅遊體驗-達到美食與環境的平衡是「澳門國際美食論壇」的專題討論焦點之一。多位專注可持續發展及餐飲業專業人士特別提到港澳兩地在推動飲食永續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倪熙晨 Nelson Moura

作為「澳門國際美食之都嘉年華」亮點活動之一的「澳門國際美食論壇」周一在漁人碼頭舉行,來自世界各地29個「美食之都」的代表共襄盛舉,聚焦探討健康、文化和環境永續融入餐飲業的重要性。

論壇以「識食.樂活」為主題,提出餐飲業採取綜合和可持續發展模式至關重要。隨著澳門旅客量回升至高水平,環境和社會因而受到較大的影響,澳門旅遊業和飲食文化的未來取決於有意識的創新做法。

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在本周初透露,今年首5個月澳門接待的旅客人次約為1,400萬,平均每日接待9.3萬名旅客。日前,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有信心2024年訪澳旅客可達到3,300萬人次。

環境保護局的最新的澳門環境狀況報告顯示,2023年,澳門城市固體廢物量按年增加 14.8%至 50.1萬公噸,有機物佔約三分一。

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較早前透露,澳門今年首五個月接待了約一千四百萬名遊客。

地道的美食體驗

美高梅可持續發展及整合助理副總裁柯學明談到澳門美食多元化的重要性。「來澳門的旅客對健康的概念不太敏感,但他們想知道有甚麼好吃的。我們需要提供多元化的健康優質食品。」

她強調,正確的做法不是考慮旅客喜歡去哪裡,而是考慮居民去哪裡吃飯,以及這些餐廳或小食檔的地方特色是甚麼。「食物、人和歷史才是最重要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在選擇餐廳時會關注這些元素。我們知道存在市場需求,但必須共同努力,發展我們的優勢,全面推動澳門旅遊業與美食的發展。」

了解更多有關澳門國際美食之都嘉年華的資訊

柯學明又提到,香港和澳門處於同一旅遊價值鏈上。「不少國際旅客抵達香港後,都會有購買當地特色商品的衝動,當中不少人其後會轉往澳門旅行。因此,香港和澳門其實是處於同一個旅遊價值鏈上。但我們要如何說服旅客品嚐本地美食?必須從安全和品質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的質量,選用旅客知悉來源的食材。」

「澳門國際美食論壇」在6月17日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美食之都」的代表聚焦探討健康、文化和環境永續融入餐飲業的重要性。

主張推廣城市農業的香港「雲耕一族」社會企業共同創辦人徐伽強調,使用新鮮的本地食材對於減少對環境影響同時獲得真實的體驗非常關鍵。「來自地球另一端的包裝食材毫無意義。確保餐廳使用百分之百的本地食材,有助保證質量、體驗和減少因進口食材所造成的排放。」

香港餐廳Little Bao主廚及創辦人周思薇亦介紹,香港「98%的食材都是進口的」,因此她開始探索推廣本地食材的方法,最終通過美食來傳播這座城市的文化。

「國際美食大道」設有100個亞洲美食攤位,展示了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特色美食。會場設有約700個用餐位、遊戲區和碼頭酒吧區,並有表演節目烘托節日氣氛。

金沙中國有限公司康體及水療行政總監Mariana de Oliveira Dias提及,向顧客宣傳更健康、更可持續的食品選擇非常重要。「全方位的飲食概念考慮到用餐、保健和健康體驗的所有要素,包括注重使用未經加工的食品。」她又指,必須提供更多健康食品以供選擇,如植物性食品以及利用教育推廣食物對環境影響,從而令顧客作出更健康的選擇。

作為「澳門國際美食之都美食節」的三大亮點之一,來自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等世界各地的26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美食之都的特邀廚師將在澳門漁人碼頭進行「美食之都」廚藝展示。

「有很多方法可以讓顧客選擇更健康的食物,例如解釋食品的生產過程、對環境的影響、包裝方式等,並提供蔬菜為主的選項及說明其益處。這些簡單的舉措十分重要,因為這樣每個人都能選擇可持續的飲食模式。」

永利皇宮及永利澳門可持續發展總監潘思慧則強調,要利用技術減少食物浪費的重要性。「我們必須衡量我們的活動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例如我們必須評估食物浪費的情況,在澳門的浪費食物的現象非常普遍,我們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減少食物浪費問題。」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