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我們成功因材施教」

「我們成功因材施教」

聖若瑟大學的傳播與媒體課程最近獲《亞洲教育評論》評為優秀課程。該系課程主任(José Manuel Simões)向《澳門平台》介紹,課程涵蓋多個範疇,遠不只有新聞學,為學生提供了「全球視野」。他表示,課程歡迎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就讀,並透過實作的教學方法,確保因材施教。

古澤霖 Guilherme Rego

 – 這是《亞洲教育評論》首次嘉許聖若瑟大學嗎?

José Manuel Simões  – 據我所知,是首次有澳門的大學獲得嘉許,我相信最少在傳意課程方面是這樣。

– 有關澳門的這項評估是最近進行的嗎?

J.M.S. – 是的,是我選擇了課程後,他們與我進行了首次訪談。但我相信此前是葡萄牙高等教育評估和認可局(A3ES)對聖若瑟和澳門其他院校的所有課程進行評估,並認為我們的傳播與媒體課程是「星級」課程。也許這兩者之間存在著某種非正式的關聯。

對我們來說,A3ES的認可非常重要,我們深感榮幸。他們強調了很多方面,包括學生實習的合作伙伴、我們的定位以及校友的意見,也強調客座教授和教學人員,以及課程的質量。也許《亞洲教育評論》有這方面的資料;他們訪問我時已跟我說,我們的課程在亞洲名列前茅。

– 你們目前有多少實習合作伙伴?

J.M.S. – 一直有新夥伴加入我們,目前有大約20個合作伙伴。最近,我們加強了與博企的合作。今年我們首次與銀河在活動、公共關係和多媒體節目製作方面開展合作。近年來,我們與美高梅建立了3D節目製作方面的合作關係;有一些學生繼續留在美高梅工作,這讓我們非常高興。在澳廣視葡文、英文和中文部都有很多學生和校友,這說明課程很有趣。

在選擇實習崗位時,我們會為公司尋找合適的人才;我們會將學生的專業技能、他們的興趣和公司的興趣結合起來,所以相當成功。

– 這課程的特點是甚麼?

J.M.S. – 我們的客席講師都是相關領域的專家,他們最多教授兩個科目。這是獲嘉許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課程的範圍……當我在2008年設計該課程時,我希望開設一系列科目,滿足具有全球視野的學生的興趣。我想加入一些我在葡萄牙的學習經歷中沒有的元素。在葡萄牙,我上過很好的課程,但內容也局限於新聞學。

因此,我們的課程加入多媒體、3D、圖文設計、影片、聲效、編程、公共關係、營銷和推廣等多個領域。我們還開設了設計、設計思維,甚至「戲劇與動作」等破格的科目,這對以外語交流的學生來說極為重要。這些科目早在2009年就開設,此後我們一直在更新課程,緊貼市場趨勢,豐富課程範圍。

– 在這種情況下,你們如何應對人工智能?

J.M.S. – 我寫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文章;事實上,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我們努力引導學生使用、探索和發現人工智能的優勢。人工智能有其附加值,但必須尊重專業,按傳播、新聞…甚至倫理與哲學的重要操守走一條正確的道路。人工智能可以非常有用,只要運用得宜,平衡道德和人工智能,而不是出於偷懶而去使用。我校邀請到德國著名學府Macromedia大學藝術與人文學院的系主任,該學府鼓勵學生使用這些工具。我們不是鼓勵,而是引導。同樣重要的是,我們要認識到,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是無法回應的,例如情感和幽默。

– 擁有不同國籍的教師和學生是你們的優勢還是問題?

J.M.S. – 2009年,當我面對一班英語程度各有不同的學生時,我問自己的正是這個問題。我們班上有很多精通中、英、葡文的澳門學生,而一半的中文學生英語平平。我們怎樣才能結合各種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不忽略任何學生呢?這時,我想到中國人的一句話,正好切合我們的情況。它的大意是:親眼看過才會印象深刻,親手做過才能真正掌握。這讓我茅塞頓開:解決辦法就是去做,去實踐,在實踐中學習。」

我們成功地對內地學生、國際學生和澳門學生透過實踐互補不足。此外,我們還推行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就是要求老師不要讓學生像中學時期般死記硬背地考試。例如我們有一位編程老師,他總是在上課前在上課前先就上一節課的內容進行小測,這就使學生不能缺席,且每節課都要留心聽講。在我看来,考試並沒有增加任何價值。

學生們已經厭倦了死記硬背,在大學裡繼續死記硬背和參加考試對他們沒任何好處。我們將理論應用於實踐,通過可以公開展示的案例研究、口頭報告、創意和原創的項目進行實踐。

這就是為甚麼我們的展覽不僅在澳門,而且在國際上都高於平均水平。學生在這方面有才華,我們就培養他們的才華。我們的課程可能存在理工多於學術的風險,所以我們着重平衡。我舉個例子:在媒體倫理學課程中,我講授媒體部分,來自維也納奧地利的神父Franz Gassner講授哲學倫理學。在我的辯論課上,我寫下關於倫理的字句,我們就這些價值觀展開辯論。然後,我要求他們拍攝一段短片:倫理價值一分鐘。他們從資訊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選取一個道德價值觀,如尊重、責任、正直、誠實……並解釋這些對他們的意義。

在課堂上有很多辯論,教他們思考、批評、分析……在澳門的中學,尤其是中文學校,學生沒有這種習慣,他們很少有機會進行批評、深入分析,甚至表達自己。

– 如何平衡評核標準中的理論和實踐部分?

J.M.S. – 在評核方面,我們有3個基本方面。一是課堂參與;

我們通過一系列課程鼓勵他們這樣做,他們開始說:我從來沒有想過這些。然後他們意識到:哇!這正是我所想的和沒有意識到的。學生還必須出席70%的課堂並提交報告,通常有兩個報告要提交,一個是小組項目,一個是個人項目。通過這種方式,我們也教會了他們如何交流、傳遞信息和介紹自己的作品。

– 在一門不局限於新聞學的課程中,有一個班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你會討論葡萄牙和中國媒體之間的差異嗎?

J.M.S. – 雖然課程涵蓋很多方面,但學生最終是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興趣作出選擇,但與專業仍存在一點差距。我們開設了新聞和攝影課程,而只有在四年級才有新聞實踐課程,包括廣播、報刊和電視。我們擁有最先進的演播室,配備了世界上最好的聲音和影像設備,讓學生實在操作。四年級要完成的項目,也需要應用攝影和影片這兩個重要範疇。由於課程較短,他們不會非常專業。我一直在研究澳門的媒體,還寫了一本關於葡語媒體的書。我有一個碩士生研究英語媒體,另一個研究中文媒體。在研究方面,我們具備澳門學生感興趣發展的領域。

Tags: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