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美元霸權促使金磚國家反思

美元霸權促使金磚國家反思

正在約翰內斯堡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上,一個引起廣泛關注的重要議題是進一步發展新的互補性儲備貨幣和結算機制。這表明全球經濟正在慢慢走向後美元時代。

Dan Steinbock*Dan Steinbock*

在3月底,俄羅斯國家杜馬(俄羅斯議會下院)副主席亞歷山大.巴巴科夫表示,金磚國家正在努力創造一種新的貿易貨幣。巴巴科夫預計,金磚國家峰會將加速這一進程。有趣的是,這普通的評論很快就在西方被誇大得天花亂墜。但事實上,金磚五國尋求的是通過多元化發展促進繁榮。

從那時起,從《華爾街日報》到《金融時報》,一些國際觀察家和媒體都嘲笑有關金磚國家貨幣的想法,稱這一嘗試為「去美元化」。他們警告,美元主導被視為某種惡夢,金磚國家貨幣可能會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

今年5月,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Krugman)將去美元化的「鬧劇」歸咎於加密貨幣崇拜者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支持者,彷彿這趨勢只是一場被誤導的反美混戰。以美元作為全球貿易貨幣的形勢已開始轉變。試圖減少依賴美元的國家力求避免混亂,也不像美元及英鎊般,透過地緣政治和軍事力量,自上而下地帶來影響。

相反,金磚國家倡導自下而上的網絡效應。正如該集團所建議的,第一步是過渡到以當地貨幣結算貿易交易,以避免多餘的貨幣中介和外匯陷阱。其次是建立數字貨幣。另一種可能是推出潛在的共同貨幣,但要實現這點將有很長的路要走。

今年春天,巴西總統盧拉說他「每天晚上都在問自己,為甚麼所有國家的貿易都必須以美元為基礎」。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全球貨幣秩序不應只反映僅佔世界人口4.1%的美國人民的利益。

有抱負的金磚國家成員和聯盟夥伴有共同的願景。金磚國家在組織上具有靈活性,因此可以採取單邊、雙邊和多邊措施。這些措施既有漸進式改革,也有更多的單邊單獨措施,由成員國和聯盟夥伴落實推動措施。

據報道,目前已有23個國家正式申請加入金磚國家,還有同樣數量的國家表示希望成為金磚國家成員。希望加入該集團的國家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朗、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根廷、印尼、埃及和埃塞俄比亞。1955年萬隆會議後,不結盟的國家發起了一場政治運動。而今天,金磚國家正在建立一個經濟集團。

正是由於人口眾多的大型新興經濟體數量不斷增加,才有可能產生自下而上的網絡效應,這對於啟動擬議的補充性結算機制的新基礎設施至關重要。這些自下而上的效應基於主權國家的選擇。相比之下,美元的主導地位是強加給世界其他國家的,與國家主權的選擇無關。

就像資產管理者尋求在投資組合中保持適當的多樣化一樣,金磚國家的戰略目標是重新調整儲備貨幣。在多極化的世界經濟中,全球增長前景的驅動力是大型新興經濟體,而不再是西方國家。

矛盾的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由於美國次貸危機和資產泡沫引發的過度舉債、貿易保護主義、技術爭端、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放緩,以及美國對中國發動冷戰的舉動,美國的錯誤政策加速了對以美元為基礎的貨幣體系的侵蝕。

當美元被美國外交政策以國際社會的名義武器化,卻得不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時,就會使貿易發票和結算、外資企業和中央銀行儲備面臨風險。因此,惠譽評級公司(FitchRatings)最近警告,可能會被迫下調數十家美國銀行的評級,甚至包括摩根大通這樣的銀行。

矽谷銀行、簽名銀行和第一共和銀行相繼倒閉,瑞銀集團在春季接管了瑞士信貸銀行。還有200家銀行可能會面臨導致矽谷銀行倒閉的風險。全美有2,315家銀行(幾乎佔總數的一半)的資產少於負債。

如今,美國的公共債務徘徊在32.6萬億美元左右,比一年前多了2萬億美元。自2008年以來,美國債務佔GDP的比例上升一倍,飆升至120%以上。根據無黨派的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測,到2053年,持續的巨額聯邦赤字將使聯邦債務佔GDP的比例超過181%。

為了推遲清算,拜登政府需要不斷印鈔。這趨勢對美國聯邦債務的主要外國持有者是有害的,其中許多是大型新興經濟體,尤其是中國。

如果在可能發生的危機中,這些經濟體大幅減少對美國證券的購買或大量拋售所持美元,或兩者兼而有之,華盛頓就需要彌補缺口。否則,華盛頓將面臨大幅提高的利率。西歐和日本都無法減輕由此帶來的痛苦,因為這兩個國家和美國一樣,都在長期停滯中掙扎。為了避免這種致命的全球性局面,金磚國家尋求建立一個多元化的世界經濟和國際儲備貨幣,一個更加和平、穩定和安全的方向。

*作者是Difference Group創始人,曾任職於印度、中國和美國研究所(美國)、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和歐盟中心(新加坡)。觀點不代表《中國日報》立場。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