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五百年古董花瓶見證葡萄牙登陸澳門的歷史

五百年古董花瓶見證葡萄牙登陸澳門的歷史

葡新社

位於葡萄牙里斯本的澳門科學和文化中心現正展出多件見證澳門與葡萄牙交流史的展品,當中包括一個具有五百年歷史的青瓷花瓶,以及澳門回歸前最後一次升起的旗幟。

澳門科學和文化中心博物館館長魯伊.丹塔斯(Rui Dantas)總述,今次展覽的展品超過四千件,旨在「展示中華大地自新石器時代到二十世紀約五千年的藝術及歷史」。

他又向葡新社表示,參觀者可從展覽了解「澳門是怎樣開埠,及如何連繫歐亞」。

展品包括由新石器時代的陶瓷、陪葬陶俑、青銅器、宋代陶瓷、鴉片煙具、畫作、銀器和扇子等等。

其中一項重要展品,是1522年由葡萄牙航海家歐華利(Jorge Álvares)訂製的精美花瓶。歐華利是一名富商,亦是飛能.便度(Fernão Mendes Pinto)的生意夥伴,是葡萄牙首批從事瓷器貿易的商人。

丹塔斯表示,這花瓶是東西方瓷器貿易開始時的首批預訂製品之一,標誌着這項偉大的遠洋貿易的起點。

另一項焦點展品是一尊出自中國石灣陶瓷藝術家潘玉書的佛像。這尊佛像當年由在澳葡人文第士(Silva Mendes)訂造,他是第一位收藏石灣陶瓷藝術品的歐洲人。

展覽並以展出1999年澳門回歸典禮上最後一次升起的葡國國旗,闡述澳門政權移交(葡萄牙結束對澳門管冶,同時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澳門科學和文化中心亦正正是在這一年成立,旨在「推廣公眾認識歐亞關係」。中心主席卡門.門德斯(Cármen Mendes)表示,中心一直致力推動有關方面,且着重提供培訓,例如中心是「葡萄牙首個教授中國文化及語言課程的機構」。

門德斯表示,中心非常活躍,許多研究人員、博士生、獎學金得主和對葡萄牙和亞洲關係感興趣的人士透過中心作交流,中心的澳門土生土語及古箏等課程亦深深吸引一眾參加者。

她又向葡新社表示:「我們的訪客越來越多。本中心擁有全葡萄牙亞洲資料最豐富的圖書館,因此吸引了一眾學者和對亞洲有興趣的人士到訪。且訪客不只為我們的圖書館而來,我們為專家、學者、民間社群和普羅大眾而設的博物館和課程,亦受到廣大人士青睞。」

她指出,在研究方面,「中心發揮着領頭羊的作用,將在葡萄牙從事亞洲研究的所有學者、部分在外地的葡萄牙學者,以及與葡萄牙學術關係密切的外國學者連結起來。」

她又提到中心所舉行的春季會議匯聚了大約180位演講者,並在會上向從事亞洲研究的博士生頒發由監督該中心的科技基金會(FCT)贊助之年度博士獎學金。

中心現有25位博士獎學金得獎者,他們都是在亞洲研究領域聲名鵲起的學者。

「我們這裡的學者來自各個不同學科,有藝術、宗教、語言、文化,還有歷史和經濟學,但他們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對亞洲的熱誠。」

門德斯同時對科學和學術孵化中心的成立感到興奮。該孵化中心「將讓研究人員、企業家,以至藝術家,通過澳門天主教會的大學聖若瑟大學與澳門建立聯繫」。

至於圖書館方面,澳門科學和文化中心信息和文獻部負責人海倫娜.迪亞斯.科埃略(Helena Dias Coelho)形容,部門最初「旨在研究葡萄牙與澳門之間的關係」,其後將研究目標擴展至整個亞洲。

她向葡新社表示:「我們的訪客主要是從事亞洲研究的學生、學者,很多都是高等教育的年輕學生、博士生,且我們的館藏足以滿足他們的需要。」

館內最受歡迎的藏品是關於亞洲歷史的一般書籍,還有澳門歷史學家文德泉神父的作品。神父曾在澳門出版超過一百冊書籍及數以百計的文章,並將自己的藏書捐贈給澳門科學和文化中心。藏書得到適當的處理,分類為書籍、相片、文本和短文筆記等,供公眾借閱。

圖書館的檔案室還收藏了17世紀初至20世紀中葉的縮微膠卷,包括約七千部縮微膠捲和五萬多份研究澳門及本澳機構的重要文獻。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