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東帝汶商品進軍中國市場

東帝汶商品進軍中國市場

陳思妍

東帝汶這個葡語國家在中國的知名度並不高,但憑藉優質的農產品,已透過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漸漸打入中國市場,在短短幾年間,中國對東帝汶商品的進口額大幅增加逾4,000%,達8,995.6萬美元。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2022年1至9月中國和東帝汶的進出口商品總值達3.13億美元,同比增加75.7%。中國進口東帝汶的商品價值增長更為顯著。今年1至9月,單是進 口額增長就達到了4378%,總值8995.6萬美元。市場急速拓展令東帝汶以咖啡為主的產品在內地漸打開知名度,逐漸俘獲中國的消費者。

咖啡成明星商品

在2019年舉辦的第二屆進博會上,東帝汶咖啡首次參展。同年12月,東帝汶國家館於第二屆進博會後,成為首個落戶上海自貿區國別中心的國家館,以高效的方式對接推廣東帝汶咖啡,開展有關咖啡文化的交流活動。

2020年,即東帝汶咖啡參展進博會第二年,就成功獲得價值500萬美元的訂單,這單一訂單金額已經超過前一年東帝汶全年的咖啡出口總額。而作為東帝汶「國家名片」的野生麝香貓屎咖啡也在2021年首次進口中國。

據東帝汶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該國對華出口咖啡豆348噸,同比增長達1.4倍。

東帝汶國家館執行館長貝蕾在剛舉行 的2022年進博會上向《澳門平台》表示,在最初幾屆參加進博會的時候,中國消費者對這個國家知之甚少,一開始需要向顧客介紹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和歷史等,但在最近一屆進博會,已有顧客特意來尋找東帝汶展位,這是非常大的進步。她特別提到,今年中國外長王毅訪問東帝汶,「這使得東帝汶在中國內地變得小有名氣」。

貝蕾已連續多年組織該國產品參展,見證着東帝汶咖啡從「名不經傳」到現在於中國成為「網紅」的過程。

今年的進博會中,東帝汶國家館還專門結合了文創,創作了一個麝香貓形象的卡通,希望能藉此打造東帝汶咖啡的品牌形象。貝蕾稱:「咖啡市場的競爭巨大,產品非常多,各有各特色。我們想用麝香貓的形象為產品代言,目的是將不同的產品打入年輕的消費群體。」

有機食品

除了咖啡,在2022年的進博會上,中國首次進口了東帝汶的薑黃粉、黑胡椒、辣木葉粉、古法天然海鹽等有機健康食品。 這位東帝汶國家館執行館長透露,在2022年上半年備展期間,國家館在東帝汶收到很多當地供應商的主動聯繫。「本地生產商看到了出口到中國是擴展業務的商機, 都爭相推銷他們的產品。」由於天然有機 產品的單價較高,目前主要消費市場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

貝蕾表示,東帝汶的古法天然海鹽產品更受到了企「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注意,目前正在商洽,之後或會促成中國與東帝汶之間的大宗貿易。貝蕾表示:「目前我們在協調中國海關對於東帝汶產品進口准入問題,因為海關對從 來沒有進口到內地的產品有新的准入流程。」

中國投資腰果廠

東帝汶國家館的建立逐漸促成了中國與東帝汶之間更多的貿易往來。東帝汶的有機白腰果作為「附帶商品」被帶到中國,堅果類產品也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喜愛。但是東帝汶農業發展水平有限,採摘腰果需要在地加工,在當地缺乏加工的條件下,產量並未如理想。

在國家館的牽頭下,東帝汶引進了中國股東投資,在東帝汶落地建設腰果加工廠。在受訪時這個加工廠剛竣工。「在浙江貿促會的幫助下,東帝汶國家館在浙江開設了分館,並由浙江館牽頭投資腰果產業,一方面腰果在內地市場備受歡迎,其次東帝汶的腰果生產資源比較缺乏,所以這項投資可以說是一拍即合。」貝蕾預計2023年起腰果加工廠便可大量生產。

為進一步拓展在中國的銷路,東帝汶國家館開始接觸電商平台。「東帝汶產品將會進入抖音這類電商平台,嘗試直播帶貨這種銷售模式,這是在中國是最熱門的銷售形式,現在我們正引進一些年 輕團隊嘗試線上銷售。」貝蕾指出,國家館以往都是專注於大宗貿易,比較少接觸消費端,但是現在的消費模式讓他們意識到電商渠道的銷售覆蓋面更廣。

二十週年的友誼

同時,今年是中國與東帝汶建交二十週年,東帝汶民主共和國駐華大使館、東帝汶國家館等部門聯合舉辦「和平鴿」 盃—中國、東帝汶文化交流繪畫活動, 並且在上海和東帝汶都有展出相關的兒童繪畫作品。

「起初中國的小朋友並不很了解這個國家,但是由於兩地文化交流的繪畫主題,很多中國兒童都選擇了比如東帝汶的地標、世界第二大的耶穌像等為主題進行繪畫創作,所以東帝汶不僅透過獨特的咖啡香味,還有以文化交流的方式來宣傳國家。」貝蕾說道。

摘要:

2022年1至9月中國和東帝 汶之間的進出口商品總值較 去年同期有所增加75.7%

東帝汶國家館執行館長貝蕾:東帝汶產品將會進入抖音這類電商平台,嘗試直播帶貨這種銷售模式,這是在中國是最熱門的銷售形式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