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聘待業居民補助兩萬

聘待業居民補助兩萬

新一期本地居民失業率維持百分之四點五。政府將向增聘待業六十日居民的僱主,一次性發放為期六個月合共一萬九千九百六十八元的補助,以提升僱主聘用待業居民的意願。此外,由今年一月至今,勞工局透過多元就業支援服務,累計協助三千○八十四名本地居民獲聘。

行政會完成討論《疫情期間鼓勵僱主聘用本地待業居民的臨時性補助計劃》行政法規草案,行政會發言人張永春,勞工局長黃志雄、副局長陳俊宇昨出席行政會新聞發佈會介紹計劃詳情。

張永春表示,自疫情發生以來,各行各業經營均面臨挑戰,居民就業亦較困難。為鼓勵增加就業崗位,穩定本澳居民就業,特區政府制訂《疫情期間鼓勵僱主聘用本地待業居民的臨時性補助計劃》行政法規,向增聘待業居民的僱主發放補助,以提升僱主聘用待業居民的意願。

法規主要內容包括,一、合資格僱主在維持原有本地僱員數目的基礎上,於特定期間增聘待業的本澳居民(包括永久及非永久),可向勞工事務局申請發放補助。僱主增聘的每一名僱員,可一次性獲發為期六個月,合共一萬九千九百六十八澳門元的補助款項。為鼓勵僱主聘用更多待業居民,補助名額不設上限。

職前六十日待業

二、增聘的本地僱員須於入職前六十日內處於非受僱狀態,且與僱主不屬配偶或具有事實婚姻關係,又或不屬同膳宿且為第二親等內的親屬關係的人士。

 三、獲發補助的僱主須遵守特定義務,包括維持原有本地僱員數目、維持與增聘僱員的勞動關係不少於十二個月、及在首十二個月內不得與僱員協商安排無薪假等。倘僱主不遵守有關義務,則須按規定返還相應的補助款項,並須承擔倘有的法律責任。

根據行政長官批示,原有本地僱員數目是以僱主在今年五月三十一日已聘請並已於財政局登記的本地僱員數目作計算;增聘僱員的特定期間為今年六月一日至八月三十一日。該行政法規自公佈翌日起生效。

不合理解僱退補助

至於整個項目預算,黃志雄表示,補助計劃以政府備用撥款作預算,以失業率百分之五即一萬五千人計算,預算為二億九千九百五十萬元。政府會密切留意情況,如有需要再開展另一個特定期間的申請時間段,會再出台另一個行政長官批示。

至於補助金額是如何訂定?黃志雄表示,是以本澳最低工資六千六百五十六元的一半作參數,即每月發放三千三百二十八元,一次性發放為六個月合共一萬九千九百六十八元。計劃於七月開始申請,若符合要求,約一個半月通過銀行戶口轉帳相關資助。

監管方面,勞工局副局長陳俊宇表示,除資料抽查,亦會監察場所,並要求企業提交與勞動關係相關的資料如糧單、出勤紀錄等。

返還補助方面,黃志雄舉例,若僱員只工作了兩個月,僱主以不合理理由解僱僱員,四個月的補助需返還政府,工作兩個月即返還一半;若僱員工作超過半年,僱主以不合理理由解僱僱員,則要返還一萬九千九百六十八元的四分之一;若僱員自行離職,僱主只須返還僱員沒有工作的月數所獲得補助的差額。

陳俊宇補充,若企業結業即等同以不合理理由解僱僱員,同樣需要返還。

逾八千人登記待業

黃志雄表示,至五月十三日,在勞工局登記待業人數為八千六百一十一人,當中薪酬水平及職位參差,工種範疇亦較大。

被問到補助是否有刺激作用?黃志雄稱是鼓勵、資助僱主增聘待業的本地居民,希望他們聘請的時間越長越好,同時不希望設定太高的月基本報酬,擔心影響就業市場。

最新一期本地居民失業率維持百分之四點五,對於有不少衛星場或將於六月底結業,會否預計下一期的失業率會惡化?以及哪些工種較難就業配對?黃志雄表示,勞工局會密切留意衛星場的情況,指現時維持每周兩場專場配對,很多博彩業如貴賓廳從業員的配對存在困難,因無職位空缺,政府通過帶津培訓等令居民橫向找到工作。

首5月超過3千人獲聘

勞工事務局今日發出新聞稿由2022年1月至今已舉辦19場行業配對會,5月單月至今協助28間企業進行招聘,合共為210名本地居民成功配對工作,今日(30日)繼續辦1場超市零售配對會,今日配對會網上已有128名居民預約出席。

為協助待業居民紓解求職壓力,配對會前由工聯負責為有需要的求職者提供相關輔導支援,讓其了解就業市場變化並調整求職心態,先就業後擇業,以紓解當前的壓力。

另外,透過每月與休閒企業合辦配對會,成功協助888名本地居民就業,又透過恆常線上線下就業支援服務,協助1,175人成功獲聘,涉及行業主要包括建築、保安及清潔服務、餐飲、運輸、零售等。

另4月份舉辦為期3天的「大型公眾招聘日」,合共協助639人獲聘,主要涉及酒店、零售、保安及清潔服務、餐飲、社會服務等行業。

由2022年1月至今,勞工局共舉辦行業專場配對會19場、休閒企業配對會33場及大型招聘會1場,又透過恆常線上線下就業支援服務,累計協助3,084名本地居民獲聘。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