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澳門的產業不夠多元化,未能滿足或消化相關人才」

「澳門的產業不夠多元化,未能滿足或消化相關人才」

陳思研Viviana Chan

馬耀鋒以「美好家園聯盟」第二候選人參選第七屆立法會,首次參選便成功取得議席。

在轉換身份大半年後,作為新生代議員的他接受《澳門平台》訪問時認為,當前澳門缺乏不同專業領域的中葡雙語人才。據資料,翻譯人員就佔比超過一半。然而與澳門發展多元化相關的金融、會展、融資租賃的雙語人才則佔不足半成。他還提到,澳門不能忽視的是葡語教育普及的問題,尤其是在非高等教育階段。

─關於中葡雙語人才培養進展,您曾經指出特區政府推行中葡雙語人才培養政策多時,但本澳仍然存在雙語人才不多、專業單一和非本地化等問題, 就相關情況您如何解讀?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是甚麼?
馬耀鋒:更準確點來說,應是缺乏不同專業領域的中葡雙語人才,雖然特區政府重視和支持中葡雙語人才培養,但據中葡雙語人才資料庫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為止,已登記的雙語人才1,297人,當中翻譯人員佔52.46%,其他行業例如金融、會展、融資租賃等,佔比不足半成。
然而,造成上述的情況有幾個可能性:一、可能有部分人才沒有完成登記,導致相關數據不足;二、澳門的產業不夠多元化,未能滿足或消化相關人才,導致其在本地難以找到合適和對口的就業機會;三、由於受疫情的影響經濟發展不景氣,導致部分中葡雙語人才就業難,同時亦讓部分人前往內地發展;在上述的資料庫數據亦顯示,現時89.28%的雙語人才現居地是中國內地,居住在澳門只有6.94%。數據顯示,本澳雙語人才存在單一化和非本地化的現象,不利未來中葡平台的長遠建設。

─您認為多年來澳門政府推出多項資助葡萄牙留學計劃,就您觀察,目前澳門是否依然缺乏葡語人才?
馬耀鋒:要推動本澳葡語人才的發展,我們不能忽視的是教育普及的問題,尤其是非高等教育階段對於葡語的普及性教育。澳門缺乏的是多元專業領域的中葡雙語人才,通曉葡語只是基本,我們必須在這一基礎條件上繼續深化、培育,方可為各個中葡合作的平台提供適用的專才,這些都是澳門未來需要繼續推進的工作。
因此我認為我們必須先從非高等教育入手,推行葡語的普及教育,以擴大本澳掌握葡語的人口,為後續的中葡專才培育創設條件和土壤。事實上,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已推出一套六冊的小學階段葡語教材《Vamos Falar Português》,雖然當局在過去亦持續投放資源,推動學校開展葡語課,但成效尚有優化空間;此外,相關教材屬小學階段課程內容,中學階段目前仍是空白,當局亦有繼續推進教材編訂的必要。

延伸閱讀:葡萄牙平台

─現時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對於早前在政府規劃下培養的人才,您認為是否有必要作調整?
馬耀鋒:政府在高等教育的中葡人才培育的工作有目共睹,除協調本澳5所設有葡語相關課程的高等院校組成的「培養中葡雙語人才聯盟」,同時提供大量人才培養及教研的資助。我建議特區政府可分析本澳各領域中葡人才的需求和空缺,參考「培養多領域中葡雙語人才計劃」的機制,針對各個專業領域開設資助名額,具針對性地為相關產業培養所需人才,同時保障相關畢業生的就業和發展機會。

對於未來澳門的發展規劃例如金融、會展等,您認為葡語國家人才,或葡語人才是否能在這方面助力?
馬耀鋒:首先,我們必須肯定澳門在中葡相關產業的發展上是存在潛力和優勢,這些優勢既體現在澳門本身與葡語系國家的歷史淵源,同時體現在國家對本澳發展有關產業的政策及定位傾斜之上。澳門是國家與葡語系國家的對接窗口,是合作的集中平台,並被賦予了多個重要的角色和發展目標,例如「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中葡國家之間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等,都為澳門與葡語國家的多領域合作提供機會。

延伸閱讀:「對葡語人才的需求依然很大」

─若澳門沒有足夠多的葡語人才提供服務以至發展產業,在經濟適度多元化的背景下,能否開拓更多葡語國家市場,減少對內地市場的依賴?
馬耀鋒: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人才問題是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不能繞過的過程,但這並非「有雞先還是有蛋先」的問題,而是相輔相成,產業為人才提供機會,人才為產業提供動力。建議政府目前在努力推動中葡人才的培育工作外,更應配合好國家政策,抓準發展定位,大力推動新興產業發展,為產業形成對本地人才,甚至是國際人才更強大的吸引力,以形成良性循環的發展態勢。

延伸閱讀:葡語普及掌握在學校手中

─澳門近幾年出生率持續下降,人口發展陷入困局,作為「美好家園聯盟」的副理事長,據您的觀察,澳門居民對生育下一代最大的擔憂是甚麼?
馬耀鋒:根據婦聯2022年的「澳門婦女生育意願」調查中,發現本地女性的生育意願評分上升至中位水平,當中以已婚已育的受訪婦女生育意願最高,九十後的女性的生育意願評分最低;80%受訪婦女認為,工作繁忙、教養問題、育兒開支大及居住空間不足是影響生育意願的原因;而家人和家傭的質素亦成為了影響生育意願因素之一;90%受訪婦女認為家庭友善政策最有效提升生育意願。

馬耀鋒

─您有何建議?
馬耀鋒:政府應持續檢討《勞動關係法》實施情況,逐步落實各項家庭友善政策,鼓勵企業推出多元創新的家庭友善制度,減輕市民生育和養育負擔。在置業方面,應針對青年實施更具針對性的政策和適切性的支援措施,研究在置業五階梯基礎上,推出更多針對年輕家庭置業安居的房屋政策及短期性的支援措施,例如督促政府加快經屋和暫住房興建進度,研究在公屋及未來夾屋的申請上引入針對青年家庭的優惠條件或加分機制,制訂青年住戶置換經屋單位或銜接到夾心房屋的機制,全面推進房屋政策短、中、長期措施,協助青年安居樂業。
最後,建議政府研究推出更多支持生育的福利措施,建立完善家庭經濟補貼政策,減輕居民育兒成本和經濟壓力,並將青年家庭面對生育困境的各項因素納入不同範疇的施政考慮中,從政府中長期規劃及特區施政層面上提升青年家庭的生育意願。

─面對澳門的家傭荒,您認為目前的先導計劃能否解決問題?
馬耀鋒:參考政府數據,2020年1月底本澳從事家傭的外僱人數為30,426人,至2022年3月底則下降至24,250人,在澳外傭人數減少超過6,100人,既反映了本澳家庭對外傭需求的逼切,同時為現時本澳家傭亂象提供了理由,這亦是我們一直爭取在防疫條件許可下,開放外傭輸入渠道的原因。「先導計劃」僅是回復外傭輸澳的第一步,期望當局以「組合拳」的形式推出多後續配套,一方面對外傭以往的工作記錄進行嚴格審查,另一方面給予外傭工作憑證的激活條件予以更多的限制,以降低「惡意跳槽」和「博炒轉工」的可能性,以保障家傭市場穩定性。另外,「先導計劃」只開放少量特定群體的申請資格,我們認為現時的申請門檻過高,建議當局為先導計劃設定期限,分析成效並盡快優化,在後續的正式計劃中下調申請條件,並逐步放寬其他東南亞地區的家傭來澳,以切實解決目前本澳「家傭荒」的根本問題。

馬耀鋒

─疫情期間不時傳出未成年人自殺新聞,您認為教青局,學校,家庭各方面對青少年的情緒支援足夠嗎?
馬耀鋒:我認為教育當局應該協助學校乃至家庭開展生命教育,強化相關的指引,更好地促進家校合作;此外,政府可積極地協助社區、學校、社工、家長以及駐校健康促進人員等組成多方聯動機制,按不同校內外的情況或學生個案情節分層級地、更有系統性地、更具高效針對性地處理,預防不幸事件的發生。
另外,我認為校內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支援同樣值得關注,過去《澳門學生輔導服務研究》建議學校實行1名社工對250名一般學生的比例,但2020/2021學年學生輔導員與非高等教育學生的比例約為1:312,更有校部只有一個學生輔導員負責,建議政府能持續加大對學生心理輔導的資源投入,提升輔導員與學生的比例,或制訂更良好的學生輔導員的人員配置指標,確保每個校部都能獲得足夠的心理輔導支援。

─曾經有一項「澳門就讀大學生的性知識、性態度、性價值觀及性行為調查研究」,報告指出,受訪大學生對性知識的認知不全面、不深入,而且大部分對性安全意識薄弱,您如何評價現在澳門非高等教育中的性教育?該如何改善這些問題?
馬耀鋒:澳門非高等教育中在性教育方面存有一定優化空間,原因是澳門非高等教育的性教育推行是因應學校各自情況而定,不論是在形式,時間以及內容上皆存在差異;有的學校可能是邀請嘉賓做講座,有的會邀請團隊進校上一系列的性教育課程。本人認為,教育當局應協助學校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性教育課程及相關指引,讓不同學習階段的同學能夠習得適當的性知識,並協助各校善用教學資源,提升教師性教育的專業水平,適時進行教學評估,以更好提升本地性知識的教與學。最重要的是促進社、校、家合作,從不同層面協助家長順利推展性教育。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