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讀《媚行者》思考對女性的性別標籤

讀《媚行者》思考對女性的性別標籤

劉美梅 Sylvia Lao*

自1909年有第一次有慶祝婦女節的活動後,經過百多年後的今天,每年3月8日慶祝國際婦女節的主題一直維繞著「維護女性權益、追求性別平等」,一步一步推動社會不同方面的改革,小至改變文字、話語上的表述,大至教育下一代擺脫性別標籤、追求自身在不同方面的發展。長久下來由社會文化構建的、根深蒂固的性別標籤,討論起上來容易,要擺脫卻是難事。究竟到了何時,才不需要特别的被提出呢?

香港作家黃碧雲的小說《媚行者》在二十一世紀初出版,被視為突破男性話語體系,重新構建女性敘述的作品。來到本世紀第二十二個年頭,與女性相關的話題,似乎也時時被廣泛討論,當中亦不乏立場尖銳的言論。但僅僅是被討論的趨勢,實際效果又有沒有刺穿障礙,使女性的生存困境得到緩解呢?今天重讀《媚行者》,結合當下女性的處境,又能夠得到何種啟示?

延伸閱讀:性騷擾仍然是禁忌

《媚行者》中,主角趙眉是飛行服務隊全隊唯一的女隊員,一個女性,從事著傳統上由男性主導的職業。在執行一次救援任務中,不幸遭遇意外事故,右腿在手術台上被截下。自此她戴上義肢,矯形、復健、忍耐,重新一步一步學習走路動作,以不完整去摸索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接近自由的途徑。

在意外發生後,趙眉回應說︰「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生存遊戲裡面,我是倖存者,我為什麼要傷心。」與她同隊的男性隊員,對她表現出來的「不傷心」表示十分訝異。長久以來,女性話語權處於缺失狀態,女性的形象一直被父權構建。柔弱、痛了就得哭喊、需要被呵護,這些都是父權凝視下的女性形象。並由此衍生出女性幸福的僵化模式:展示自身的柔弱,被男性寵溺,從而獲得優待或物質享受。不少女性沉醉在這種模式裡,弱得理所當然,隱去自我意志,主動處於服從位置,以此換取更優質的生活條件。

假如繼續弱下去,繼續拱手讓出自主性,女性的地位恐怕只會繼續不升反降。事實上,在現行的社會環境中,女性的境況與主角趙眉單腳步行相差無幾。一些客觀困境造成了女性前進的阻礙:在職場應聘環節中,無論女性外表如何、是否婚嫁、是否養育孩子、都會對其進行嚴苛挑剔,並置於次選位置;一個家庭養育著一對子女,在物質分配上看似公平,但父母更多把期望放在兒子身上,認為女兒並不需要有成就,只需要「嫁個好人家」,從而在婚戀問題上,不斷對其進行管束壓制。這些現實就像一個手術台,強行截下女性身上某部分力量來源,致使女性在社會生存中難以前進。

當我們批判男權社會對女性的壓迫時,又要想到,現時社會的穩固秩序也是由無數男性奮鬥而來的。女性要在其中建立自己的話語和秩序,以獲得更廣闊的生存空間和提高自身地位,就必須認清事實,以自身思索重新構建形象,柔弱也好,堅韌也好,不構建也好。並且承擔起自己的人生,與男性合作而非依附,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路,為女性群體的上升渠道,開拓得更暢通,有更多不同的路向。

*澳門語言交流暨文化推廣協會理事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