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極端天氣危及蜜蜂生存 減少植物多樣化

極端天氣危及蜜蜂生存 減少植物多樣化

王美美

(圖:澳門昆蟲學家梁志文認為,極端氣溫往往令昆蟲「絕種」。)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一項研究表明,熱浪和寒潮等極端天氣會影響蜜蜂體溫,影響其授粉及縮小飛行範圍,澳門昆蟲學者梁志文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極端氣候對於昆蟲來說很多時候都是「死路一條」,並會威脅到食物系統。

據這一研究,極端天氣下,熊蜂的體溫及授粉會受到影響,從而使飛行變得更加困難。研究的作者Daniel Kenna指出,熱浪和寒潮會縮短某些蜜蜂物種的舒適飛行範圍。梁志文表示,由於昆蟲都是外溫動物,當溫度過高或過低也會停止一切活動,而外溫動物佔地球組成的99%,所以極端天氣影響全球很多生物,使牠們無法生存。
研究的作者Daniel Kenna表示,雖然生活在北緯地區的蜜蜂可能會受益於氣溫上升,但容易超過 27°C 的南部地區的蜜蜂則會受到影響。研究亦指出,在理想的溫度下,歐洲熊蜂(Bombus terrestris)平均飛行距離為 3 公里,但隨著溫度升高到 35°C,該距離減少到 1 公里。 同樣在 10°C 的低溫下,蜜蜂只能飛行100米。梁志文指出,飛行距離越短會令熊蜂可獲得的食物資源更少,即是牠們的糧食會減少,可能會令熊蜂的數量下降。而對開花植物的影響更大,因為熊蜂無法讓相距較遠的同種植物授粉,會大大減少植物群落的基因多樣性。
據研究,在低溫的情況下,較大的熊蜂與較小的熊蜂相比能生存下來,表明後者更難以適應寒冷的天氣。梁志文解釋:「這個是伯格曼法則,因為體型較大的個體表面積和體積比較小,所以溫度可以更能保存在體內,像熊蜂這類外溫動物,在冬天飛行時都要熱身,而更大的個體可以有更多起飛時的熱量,更能適應寒冷天氣。」但他指出,當全球暖化,體型大的熊蜂就不在保存溫度上佔有優勢。
至於極端氣候會否導致蜜蜂或昆蟲遷離其原生生態環境?梁志文稱,根據很多研究表示,極端氣候對於昆蟲來說很多時候都是「死路一條」。「遷離其原生生態環境是可以的,但該生境已經被不同生物所佔據,無法再讓這些生物提供資源。目前很多研究表示,有些昆蟲和其他動物都往高山上遷移,但在全部生物中只有很少的例子,而牠們往山上遷移又導致其他生物的消失。」
梁志文補充,據4000多筆資料顯示,澳門的蜜蜂主要是東方蜜蜂,而最活躍期是在四月和五月,如果全球暖化加劇,可能會使蜜蜂往以往更冷的月份,如在三月份活動,後續會影響開花結果的時間,具有深遠影響,他並希望政府和大專院校加強研究授粉昆蟲和針對全球暖化對昆蟲和植物的影響。
Daniel Kenna 並指出,極端氣候不僅僅影響蜜蜂授粉「不同的飛行昆蟲對於氣候變暖的反應,也可能會導致蟲媒疾病的傳播和農業害蟲的爆發,從而威脅到食物系統。」作者認為有關研究結果或有助於了解小型和大型的飛行昆蟲將如何應對未來的氣候變化。梁志文亦認同氣候暖化會威脅到食物系統「因為很多野生植物和作物都是依靠熊蜂來授粉,而這些是很重要的經濟作物和人類食物來源。」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