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藍洋平台 極端天氣 強度更強

極端天氣 強度更強

周俊元

本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表全球氣候變化報告,當中綜合過百位專家、1.4萬份科學文獻,得出的結果是,氣候變化將出現災難性後果。今期,《澳門平台》訪問氣象學家、香港地下天文台台長方志剛,他認為報告中提到最悲哀的狀況是,即使現在全世界即時轉用綠色能源,也不能改變格陵蘭冰蓋繼續溶化,以及海平面繼續上升,情況「已不能回頭」。

颱風暴雨強度更強

今年,澳門、內地以至歐洲遭受暴雨侵襲。今年至今,澳門已經發出3次黑色暴雨警告,其中在6月1日,錄得約423毫米雨量,打破69年來最高紀錄。方志剛表示,IPCC的報告提到,熱帶氣旋的數量,以及暴雨的日數雖然未必會增加,但強度會越來越強,熱帶氣旋的路徑也會偏北,即吹襲華北地區或韓國等地。他說:「未來的極端天氣或會是組合地出現,例如酷熱加乾旱、暴雨加風暴潮。」
至於本澳近年的暴雨日數是否有所增加?方志剛提到,由過去20年的數據得出,暴雨的日數並沒有明顯規律:「有些年份多點,有些年份少點,所以沒有明顯的趨勢,都是隨機的。」他又提到,預測暴雨有一定難度:「暴雨真是沒法預測,最多只可預測未來一小時,一小時後的預測可以錯得很。若要預測未來3小時的暴雨,在科學上基本沒可能。」

氣溫上升1.5度已成定局

報告指出,除非未來幾十年內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全球變暖的幅度在2040年,對比工業革命時期,將超過 1.5攝氏度,若繼續實行高排碳政策,2050年代將超過2攝氏度;在2050年前,北極將在9月出現至少一次冰雪全部溶化的情況,到本世紀結束前,海平面更有可能上升2米。方志剛稱,現在澳門越來越感受到海平面上升的情況:「30年前我住在澳門的時候,內港只會在打風的時候水浸。現在每逢初一、十五就會水浸。」
方志剛提到,水浸問題由兩個原因造成:暴雨或風暴潮。第一,若由暴雨所造成的水浸,澳門可參考香港興建地下蓄水池,起緩衝作用。另外,由颱風引起的風暴潮亦會造成水浸,由於這是由海平面突然上升所造成,所以較難處理。方志剛稱,擋潮閘或可解決這個問題:「澳門興建擋潮閘,或需要與珠海商討,可能這樣就不太容易落實。」目前,英國倫敦的泰晤士河、荷蘭、意大利威尼斯亦有相關設施發揮作用。
IPCC的報告亦提到,十年一遇的高溫、降雨或乾旱,頻率會以倍數上升,其中以高溫最明顯。方志剛認為,在制定未來城市規劃時,決策者應考慮到相關極端天氣所帶來的後果,定出防災設施及城市基建,以應對越來越強的特殊天氣情況。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