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計劃經濟時代的特殊產物-供銷社往事

計劃經濟時代的特殊產物-供銷社往事

葉容瑞

一走進村民姜秀芬的家,你就能嗅到乾燥而熱烈的柴火味,鐵鍋裡的豬肉燉酸菜正在翻滾,升騰的熱氣佔領了整個廚房,這是專屬於東北的冬日味道。

推開廚房西側的那扇門,眼前就是龍陽供銷部:幾隻皮椅沉默著,櫃檯的棱角也被這些年的人來人往磨得光亮。多年來,這裡一直由姜秀芬的丈夫郭洪福管理經營。昔人已去,但印記猶存,牆上張貼的當年由供銷聯社頒發的「先進部組」獎狀,鐫刻著老供銷部曾當年經的興盛。

龍陽村,隸屬於黑龍江省富錦市二龍山鎮。這裡位於松花江下游南岸,西伯利亞的疾風再向東六百里,即是中俄邊境。

龍陽供銷部

供銷社的全名為「農村供銷生產合作社」,這是中國計劃經濟時代的特殊產物,以村為基本單位,通過國家分配的方式向大眾出售生產及生活資料。姜秀芬老人回憶:「70年代的時候,買糧要糧票,買布要布票,布票還不是人人都有,得在生產隊抓鬮,誰抓到了,才能去供銷社換幾尺黑花呢料。」

1977年,25歲的郭洪福從長春退役返鄉,「我記得那是二月份,天上還飄著雪」,姜秀芬回憶起過往的點滴,仍不忍哀傷。此後,郭洪福被分派到二龍山鎮供銷社,成為了食品部的一名正式職工。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全國供銷社掀起實行經營承包責任制的浪潮,將其各門市部承包給職工經營,利潤分成。1983年,龍陽村分部正式成立,此時的郭洪福正值壯年。他將供銷部承包下來,積極拓展供貨渠道,收購農民剩餘的農副產品:風乾的土豆、豆角,山蘑……那時候,沒有電子稱重設備,卻從不敢缺斤少兩。郭洪福帶著一桿秤走街串巷,秤在手中,也在心裡。

守在黑龍江省富錦市二龍山鎮龍陽村的姜秀芬

每當大雪覆蓋了田野,供銷社裡的男女老少就忽然變多了,忙完了一年的農活,總要有個地方和大家分享今年的收成,順便聊聊婚喪嫁娶,日常瑣事,直到夕陽西斜。「我老伴總是點著一根煙,坐在椅子上默默地聽,有時候也會和人家吵起來。那時候是真熱鬧」,姜秀芬看著牆上的老照片感嘆道:「這幾年村里人很多都走了,孩子們也走了,生意越來越不好做,貨也很少進了。老伴去世之後,我總想起以前那些事,心裡不是滋味。」

如今,農村學子們去了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他們的父母,也就是當年在供銷社里對著糖果和連環畫望眼欲穿的少年們,或南下打拼,或進城陪讀,僅有少數人仍守望在家鄉的黑土之上。放眼整個東北,七年間,164萬人選擇離開。

除去人口流失的因素,中國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也為供銷社等傳統經營形態帶來巨大衝擊。2020年「雙十一」網絡成交金額1.77萬億元人民幣,展現中國消費者巨大的購買力,同時也暗藏危機:一個個的「龍陽供銷部」衰落了,他們急需改革自救,探索新的實體商業發展之路。

今年六月,中央印發了《關於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能否將供銷社轉變為「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還要看後續的落實情況,與此同時,東北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也亟待進行,積極引入第三產業,跟上互聯網時代的腳步,這片土地才能真正「留得住人」。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