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每況愈下

每況愈下

蘇爔琳(Catarina Brites Soares)

外勞在澳門生活原本已經不容易,一場疫情的到來,使他們的生活更雪上加霜,舉步艱難。有些人尚能僥倖保住工作,有些人走入窮途末路。有部分外勞甚至被迫離開澳門,希望繼續遠赴他鄉另謀生計,有不少外勞在離開澳門後,還要反過來向留在澳門的外勞朋友求助。根據資料顯示,截至九月,在澳門的外僱工人數量為181,697人,與2019年同期相比,減少11,773人。透過受訪者口述的故事,《澳門平台》揭示他們所面對的生活。也許,這是他們在外工作這麼久第一次沒有衣錦還鄉。

澳門進步家務工工會會長賈西·桑托斯(Jassy Santos)總結那些離開家園和留下來的人的情況:「他們現在工時更長,但工資卻減少了一半;有些人則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被取消了工作簽證,因為僱主也失去了工作。」他表示,有些人儘管因為害怕失去工作而忍受虐待或生病,但仍保留了工作。「疫情之前,大多數家庭工人每天工作12至14個小時,月薪是4,200澳門元。現在,他們做着相同的工作,卻只能賺取2100。」
他補充說:「回鄉的人感到自己是家庭的負擔,想返回澳門。」

Vangie Quines 范吉·奎因斯

范吉的韓國僱主由於入境限制而不能返回澳門,所以也連帶使她失去工作,並且於6月18日返回菲律賓。在等待登上菲律賓政府包機的航班時,她「幾乎一無所有」。她說:「菲律賓的生活更加糟糕。除了沒有盡頭的疫情危機之外,經濟困難還日益加劇。我一無所有,我必須立即開始找工作。我曾嘗試發展網店業務,但經營還是十分困難。」

「我必須不時向在澳門的朋友求助。我找不到工作,很多公司也倒閉了。因為我以前的薪水很高,所以在澳門的生活要好得多。」她解釋,疫情使本已貧窮的國家更加貧窮。她指責那些不遵守和漠視防疫規則的人。這些規則可以減低傳播風險,並給人員流動增加障礙,但卻進一步減少工作機會。「現在只有少量經許可車輛才可以行駛。那些擁有自己交通工具的人很幸運,因為他們可以去其他地方。」

范吉自2009年以來一直住在澳門,她最初的月薪是2400澳門元。她在澳門從事過三份工作,最後一份工作的月薪是4500澳門元。現年43歲的她回到家鄉,沒有工作,沒有前途,她希望回到澳門。在馬尼拉,由於該國實施封鎖措施,她被阻止回到故鄉明多洛島,這進一步說明了生活的艱辛。「這裏不是我的故鄉,我連買基本必需品和食物的錢也沒有。」

Yurie Bacanto 尤里·巴坎托

尤里的丈夫所工作的餐廳因為疫情倒閉因而失業,所他們決定離開澳門。他們連同以前因為航空交通中斷而被迫滯留在澳門的300名菲律賓人,於6月18日一起登上與范吉相同的航班。「我們所有的計劃被逼打斷,我們原本決定在澳門生下第一個孩子,但是在丈夫被解僱後,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離開離開。 我已經懷孕了,卻已經失業。」

失業前,尤里的丈夫是Café Bro Mao的廚房幫廚,他的月薪是6,500澳門元,另加法律規定的500元住宿津貼。儘管姐姐同樣因為疫情關係而失業,在姐姐提供食宿的幫助下,夫妻倆得以在澳門多留幾個月。

懷孕七個月,尤里失業,同時又無力負擔分娩的費用(那是外僱工人正常收入的200%)。他們被迫返回菲律賓母親的家中。她強調,他們唯有那樣才能堅持下去。「我仍然一無所獲。這實在太艱難,即使我成功找到工作,薪酬也永遠不會和澳門一樣。」

她在對比清單中增加了政府在澳門給予的水電費補貼,從而幫補每月開支。「在菲律賓,無論有沒有工作,我們都必須繼續支付賬單。而收入足夠戶口嗎?」他批評道,政府無能:「如何找到工作?現在的企業往往要求經驗和學歷,有時甚至更高的要求。還有那些甚至沒有錢讀書的人呢?這就是許多人決定移民的原因。」

如果可以的話,她想回到住了三年半的地方。「並繼續追求將來能夠在菲律賓置業的夢想。」

Sheryl Reponte 謝里爾·龐特

幾乎在同一時間,現年39歲的謝里爾即將離開澳門。在這座城市生活了一年半之後,她在6月29日加入了另一個由數百名返回者組成的小組。失業後,解決方案是返回家園。他說:「我與父母和兄弟住在一起。因為我最年長,我全家人都依靠我。這就是為甚麼在澳門失業,會變得更加複雜的原因。」

結合疫情與新的《聘用外地僱員法》(TNR)的解決方法是,政府認為,該法律旨在解決非本地居民以遊客身份進入澳門的問題, 獲得外僱身份後,並避免利用合法居留權繼續尋找工作的情況。

謝里爾曾當過家傭。她每天要捱饑抵餓工作超過12小時,月薪僅有4,600澳門元。她為此與僱主討論,卻導致她離職。她在兩週後找到了工作,但卻毫無意義。

僱主取消了她的工作簽證,因此她被迫離開。「在那裡工作並不容易,疫情出現後情況變得更糟。老闆強迫我留下來當實習生,在疫情最困難時期,我被閉關在家了兩個月。」老闆擔心她出外會被感染,然後回來感染他們。

她沒有錢,他還求助留在澳門的朋友,以在她居住的達沃市開辦了一家出售食品和日用品的小企業。「僅僅支持我,甚至買食物還不夠。政府承諾補貼我們開展新業務,但我仍然一無所獲。」

Iam Yuni 婉妮

單純因為疫情關係,婉妮仍然留在澳門。使她留下的原因同時也是讓她失業的原因。她和工作的清潔公司的合同於10月31日終止,而清潔公司沒有和她續簽合同。由於沒有飛往印尼的航班,也沒有藍卡,當局每20天將簽證延期給她。她可以生存,但是有巨大的困難。她說:「一切都變得複雜了。」

現時34歲的婉妮自2014年以來一直在澳門任職家傭。她承認,與以前工作過的新加坡、香港和馬來西亞相比,她不想離開她更喜歡的澳門。「但是,我不得不回印尼或去香港或韓國,並試圖獲得工作簽證。」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想在印尼工作,因為那裏薪酬低很多。」

她補充,對外地僱員法律的修改使本來已經很戲劇化的情況變得複雜。自修法以來,新法規要求移民只能通過職業介紹所來澳門,而他們必須向該職業介紹所支付佣金。最初的投金投入使外地僱員陷入欠債,並抵押了他們尚未收到的工資。她說:「與我們來旅遊然後找工作相比,傭金要昂貴得多。」

她解釋,如果她留在澳門,傭金為4,300澳門元,可以分兩期支付。如果她不在澳門,費用則會上升到一萬澳門元左右,她可以分兩期分兩次扣除。她指出:「一名家庭傭工的收入約為5,000澳門元:4,300元月薪加上200澳門元的交通費和500元住宿補貼」,也解釋了來澳門尋求機會的人們的情況是如何惡化及艱難。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