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中國農民成無人機「飛手」

中國農民成無人機「飛手」

魏董華、李平

在中國東部沿海的浙江省,農村裡背著噴藥器的農民越來越少,一架架平穩飛行在農田上方的植保無人機越來越多。

原先從事航海駕駛的28歲小夥徐躍3年前在家鄉浙江中部的金華市創辦了一家植保科技公司,主要為周邊地區提供無人機植保服務。「無人機植保佔公司業務一半,以水稻田殺蟲、施肥和殺菌為主。」徐躍說。

徐躍自己擁有60畝無人機農場,其中露天種植的場地主要用於培訓各地種糧的農民。「現在很多農民自己購買無人機,但無人機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他們需要經過專業培訓。」徐躍說。

1990年出生的尚年軍共擁有2,000畝土地種植水稻、小麥和油菜。他準備購買10台無人機。尚年軍去年曾嘗試過用無人機播種,效果令他十分滿意。「800畝地,兩三天就撒完種子,如果用人工輔助機器,一個人需要20天才能撒完。」他說。

像尚年軍一樣,越來越多的90後農民加入無人機「大軍」,成為農民「飛手」。

在距離浙江1,000多公里的河南省安陽市,當地有村莊組織了一支無人機植保服務大隊,讓農民通過這門新技術致富。僅2018年,這些農民「飛手」的年收入就超過了20萬元。
農業專家表示,高科技和智能化改變了過去傳統的耕作方式,讓新型農業的效率得到了提升。

尚年軍說,與傳統人工施肥比,無人機施肥更均勻、精準度高,一畝能省15斤肥料。從人工成本來看,使用傳統耕作方式播種、施肥,一年需要的人工費用是使用無人機費用的3倍左右。「無人機植保效率高,噴灑農藥安全性更高。」徐躍說,無人機越來越智能,價格也不再高昂地讓農民難以負擔。

有職業技術學院也相應開設了無人機應用專業,以培養更多職業飛手。嘉興職業技術學院是浙江省第五間開設此專業的高校。「無人機應用技術非常廣闊,之前就有農業合作社希望我們開設類似專業為他們服務。」這所學院下屬的航空與軌道學院院長戈秀龍說,今年他們第一屆就招了70個學生。在3年的學習時間裡,學生要學會無人機操作、維護,以及農藥配比。

在中國,無人機產業正在吸引越來越多人的目光。浙江智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研發生產無人植保機的公司。負責人陸東明說,公司一年可以銷售五六百台農業植保無人機,產值2,000多萬元。「現在一台無人機作業面積是500畝到800畝之間,而農民一個人一天作業面積只有20畝。」陸東明說。

專家表示,農業已經向着智能化、信息化、機械化方向發展,長遠來看,無人機或將成為農業生產必備工具,未來將成為一個萬億元級市場。「我們的無人機裝有北斗和GPS導航系統,目前全國有2萬台左右的無人植保機,我們預判未來10年,無人植保機將達到10萬台以上。」陸東明說。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