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閱讀不設限

閱讀不設限

澳門文化局回應本報查詢時稱,局方轄下的圖書館藏豐富,未有透露有沒有禁書清單。不過,澳門市面上無疑可以找到在內地被視為敏感的書籍。

文化局轄下有16間公共圖書館,書籍由公共圖書館管理廳的圖書資源發展處選購。局方未有表明會否避免購買某類型或某些作家的書籍,不過強調會將符合《館藏發展政策》的圖書納入館藏。
《館藏發展政策》提到「館藏和服務不能屈從任何不當的意識型態、政治或宗教檢查」。該文件表明:「中文圖書是館藏的主體,包括香港、澳門及台灣地區出版的繁體中文圖書,中國內地出版的簡體中文圖書以及國外出版的中文圖書、海外華人的中文著作等。」
閻連科、余華、盛可以、慕容雪村、馬建和張戎都是在內地較受爭議的作家,作品在海外內較有知名度,不過部份作品被指遭到內地政府審查,但這些作品都能在澳門找到。
閻連科曾獲多個文學獎,作品被譯為多種語言,但他的一些作品被指遭受審查,包括1994年出版的小說《夏日落》。該書以2名軍人作為主角。有意見指身為解放軍一員、曾為軍隊作家的閻連科創作該書時別具勇氣。何東圖書館和氹仔圖書館各有1本,其餘3冊藏於中央書庫。
閻連科的《為人民服務》(2005)是一部以文化大革命為背景的顛覆性喜劇,被指遭到中共中央宣傳部查禁。有媒體報導,中宣部認為該書詆毀解放軍和毛澤東,並有多處露骨的性愛描寫。黑沙環黃營均圖書館和白鴿巢公園黃營均圖書館各藏1冊,另有3本藏於中央書庫。
他在2005年在內地出版的《丁莊夢》曾受審查,有段時期遭禁止發布。2006年在香港重新出版。該書以河南的愛滋村為背景,講述當地政府因為缺乏資源,但想經濟急速發展的步伐,因此向農民提倡「賣血致富」。故事中的村民數年後陸續因為受愛滋病去世,殯儀業因而得益。該書在何東圖書館、氹仔圖書館和氹仔黃營均圖書館都能找到,中央書庫亦藏有4冊。
在內地甚具影響力的作家余華有部分作品較有爭議,包括2011年出版、被指在內地遭禁的《十個詞彙裡的中國》。《紐約時報》形容該書描繪了一個道德上妥協、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擴大和地方存有腐敗的國家。該書集合了不同個人的回憶,分析內地在過去60年的變革。中央書庫現存3本,望廈圖書館和氹仔圖書館各有1本。
本名郝群的慕容雪村在內地亦甚有影響力。他不時就內地言論自由受限的環境發聲,是內地當代著名的網絡作家。他在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時稱:「我可以接受不准我再講六四天安門事件,但我無法接受不公正的審查。所有我講的要經批准,所有我評論的要先得到允許,這種文化審查與我們的公共教育系統密不可分,是一個洗腦機制。」氹仔圖書館和中央書庫藏有他的《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
盛可以是當代中文文學不得不提的女作家,著有小說《北妹》和《死亡賦格》等書,題材在內地時有爭議。一些出版商認為,《死亡賦格》由於爭議性太大,難以在內地出版,最終只在香港和台灣發行,英文版則由澳洲出版社Giramondo出版。她在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坦言:「我寫這部作品時就知道這本書無法在內地發行。」該書可於中央圖書館、氹仔圖書館、沙梨頭圖書館、黑沙環黃營均圖書館和白鴿巢公園黃營均圖書館找到。
作家馬建在2008年出版的《北京植物人》以屠殺的虛構受害者作為視角,講述六四事件,中央書庫藏有兩冊。故事講述主角戴偉在六四事件頭部中彈後作為植物人昏迷10年,醒來後發現社會已經天翻地覆。他曾經表示:「作品旨在記錄極權主義政府的往事,他們想要抹去的這段往事。」
在倫敦居住的作家張戎及其丈夫、歷史學家Jon Halliday合著了多部作品,部份在內地被禁。英國的《每日電訊報》報導,張戎在2013年前回內地探親時,都要避免出外旅遊和參與政治活動。她在今年獲邀出席「雋文不朽」澳門文學節,但最終未能出席。主辦單位指,澳門政府非正式地表示無法保證3人順利入境,因此取消邀請。
她最著名的作品為自傳《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全球賣出超過1,000萬本,在內地被禁。她的另一部作品《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同樣甚具爭議,該書藏於紅街市圖書館和中央圖書館,中央書庫亦有4本。

學術自由

除了公共圖書館,本報亦有探討高校的藏書情況。澳門大學圖書館藏有閻連科的《夏日落》和《為人民服務》的中文版、《丁莊夢》的中英文版、余華的《十個詞彙裡的中國》中英文版、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中文版。澳大沒有盛可以的《死亡賦格》,但有其作品《道德頌》電子書。該館還有馬建《北京植物人》中文版、張戎《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3本中文版、7本英文版和2本葡文版)。
澳門理工學院圖書館強調保障學術自由,不會排除在海內外受審查的作品。該圖有上述6名作家的作品,包括閻連科的《夏日落》和《為人民服務》中文版、《丁莊夢》的中英文版、余華的《十個詞彙裡的中國》中英文版、馬建《北京植物人》的英文版,盛可以的《道德頌》,以及張戎的《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3本中文版及2本英文版),另外有多本慕容雪村的電子書。

書店無存貨

不過,在澳門的書店並不容易找到以上作者的著作,但書商稱可以訂購,在數日至數周內運抵澳門。
本報在「邊度有書」找到余華的《我只知道人是什麼》中文版;葡文書局有盛可以《道德頌》的中文版。在文化廣場,職員表示當日受人手所限,未能協助搜集資料,在書店中我們找到余華《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位處賣草地的文采書店則有閻連科、余華、慕容雪村、馬建和張戎的作品,並且可以代客訂購盛可以的書籍。

閻連科
閻連科的書籍時有傳出被內地當局審查。他在1958年生於河南,長居北京,較為敢於批評當局。他的童年時經歷大躍進,坦言作品推出前自己會先作審查。「我的作品比其他作家的要引起更大的問題,但對我的迫害有減少。我覺得這反映了在很多方面,社會正不斷優化、改組和發展。」在其首部小說《夏日落》(1994)被列為禁書後,他作了四個月的檢討;在作品《受活》(2004)的出版後,他被調離解放軍二炮創作室。《丁莊夢》(2006)在內地一度被禁,並且導致作者和出版商的法律糾紛。他當時說:「不是我想寫的書。我作出了很大的自我審查,我相信我可以把《丁莊夢》寫得更好」。雖然閻連科曾經自我審查,但個別作品還是被當局禁止傳閱、售賣和流通。

盛可以
1973年生於湖南,現居深圳。她發表了多部小說,包括《北妹》(2004)。該書描寫90年代一群貧困鄉村少女移居華南大城市艱難生存的故事,部分取材自作者的生活軌跡,因為她當時亦是外地勞工。她在2014年出版《死亡賦格》,是她第二部有英文譯本的作品,以天安門示威作為背景。她曾說「小說需要冒犯的力量」。面臨眾多令人厭惡的場景時,她說:「我做到了。」

慕容雪村
本名郝群,是對當局批評最為猛烈的作家之一。他在1974年生於山東省,2001年推出首部小說,其小說於2014年在國內書店下架,合共擁有850萬粉絲的多個新浪微博帳號亦被註銷。他表示:「一位作家真正的勇氣是在所有人都沈默時發聲,或是真相不白時發聲。他奮起發聲,冒著國家的憤怒和冒犯所有人的風險,就為了對真理的尊重和作者良知的交代。」

馬建
1953年生於青島,曾任全國總工會記者,首部小說在1987出版,但在內地被禁。他在同年移居香港,成為香港居民,又在1997年香港回歸時移居倫敦,入籍英國。雖然他的作品被禁,但仍有回到內地,有指他回國時受嚴密監視。他在2011年被禁入境內地。他說:「我希望中央明白,打壓言論自由是沒用的,而且還該意識到政權的力量不在於壓制多元化的觀點和思想,而是在於能力和人民的意願」。他在旅居西藏3年後寫成小說《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蕩蕩》(1987)。該書在列為禁書後,他的其他作品在內地同樣受到限制。

余華
1960年生於杭州,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長大,現居北京。他的小說《兄弟》(2005)圍繞兩個跟隨父親和母親再婚而成為兄弟的男性,以文革和改革開放作為故事背景,暢銷內地。《十個詞彙裡的中國》(2010)是他被禁的作品之一。他說:「在本書中,當我寫下中國的痛苦時,我也在記錄我的痛苦,因為中國的痛苦也是我的痛苦」。他的作品被《紐約時報》等媒體轉載。在接受《日經亞洲評論》時,他稱:「我的一些文章在中國被禁,我對言論自由的情況非常悲觀。特別是對年輕作家而言,時代裡將繼續舉步為艱。」

張戎
現居倫敦。她猛烈批評內地體制。她有份寫成的《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和其他著作在內地被禁。在1976年毛澤東逝世後2年,內地開始改革開放,她當時獲公費資助留學英國,同期共有14人獲資助赴英。她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表示:「很多好的事情發生了,但這不代表我要為到中國而感到狂喜。中國內地的發展存在問題,我對此很失望。還有我的書被禁,我又怎樣會對中國完全滿意?」

 

蘇爔琳 27.07.2018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