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ício » 欲報親恩須及時

欲報親恩須及時

每年5月的第二個周日是母親節而到6月的第三個周日是父親節,每逢這兩個節日的到來,作為子女的均會分別為雙親送上祝福及禮物,又或會陪同老人家上館子餐廳共敘天倫,但時下這兩項慶祝母親節活動很多時都被推說工作太忙或早己約了朋友而壓下或取消,今年的母親節,移居美國的一位前輩何健行先生寫了一篇有關有關母親節的觀點文章,表示對母行孝應及時,否則「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實在可惜,他舉孔子學生子路做了大官及影星成龍名成利就之後欲孝敬時卻是「子欲養而親不在」為例,勸勉人們報恩要及時,以免追悔已晚。
何健行先生的文章寫得很好,他以美國加州山林大火,一隻雉鷄拼死伏巢護蛋的新聞以及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慈烏夜啼」五言詩,又以九年尋女18省的現實故事闡述了母愛的偉大,以及喪母的悲傷。
何健行寫的故事雖然很多人都曾有所知有所聞,如子路的孝思,雉鷄護蛋,成龍哭母,慈鳥夜啼,十八省尋女等,已經在書本上、新聞中看過或聽過,又如杖責輕而感母弱的故事,在澳廣視的「弟子規」節目中,蔡傳興老師也作過介紹。
然而寫的是在母親節的文章,卻未有提父親的,相信是留待至父親節時再展鴻文吧。
是的,父親節要在六月第三個周日才來臨,現在寫來似乎過早,而且在家長的雙親裡面父親被懷念的文字比之母親確實是略少一些。但是在「三字經」中則有提及父親的,如「養不教,父之過」,「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內容都是涉及對子女的教育,尤其是竇燕山一段更是現代粵語中尊稱父親為「老竇」的源頭,竇燕山本名竇禹鈞,是五代時候的人,據說他戒奢克儉,樂善好施,積德甚豐,後來生了五個兒子:「竇儀、竇儼、竇侃、竇偁、竇僖」,他對五個兒子嚴加管教下均行文俱佳,並且陸續進士,擠身卿相之列,被稱「竇氏五龍」,一時傳為佳話。除此之外提及父親的有大書法家二王(王羲之、王獻之) 、大文豪三蘇(蘇洵、蘇軾、蘇轍) 。

雖然在過去說及父親的多以教導兒女的為主,但是現今社會關注子女學業的家長卻以母親為多,由到托兒所,到幼稚園、小學、中學,甚至報讀大學的時候多見最緊張的都是母親為主的,「虎媽」的稱謂也可知道她們對兒女教育的重視了。難道父親們就對兒女的未來毫不關心嗎?非也,祇是他們多在家庭分工中主要注力於經濟,男性又不及女性在生活中的體貼入微,故在現代家庭生活中難露稜角而已,總而言之,父母雙親愛護兒女乃天生本性,身為子女者豈能不感恩?

母親節雖然過去,鮮花食肄已經送了,去了,父親節亦將來臨,若想送父親一伴禮物的話,告訴你,不要丟下兩老在家中,而自己相約朋友、同學或同事自己上街,與雙親多所傾心交談吧,趁他們尚健康,母親的嘮叨,父親的木訥,對劬勞欲報的你來說,此其時矣。

陳思賢

聯絡我們

平台媒體,聚焦中葡關係。

平台編輯部

關於我們

電子報

訂閱平台電子報,縱觀全球新聞

@2023 – Copyright Plataforma Media.